首页

女王踩踏视频 大全

时间:2025-05-30 05:05:18 作者:端午假期哪些地区天气较好适合出游?气象专家解读 浏览量:75849

 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(记者 邵萌)5月,今年首次高温过程影响华北、华中、西北等地。端午假期临近,假期期间气温如何?公众出行出游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天气?6月又有哪些天气需要重点关注?29日,中国气象局举行6月新闻发布会,相关专家对此作出解答。

  中国气象局6月新闻发布会现场。邵萌 摄

  北方大部地区总体适宜旅游出行

  中东部地区或有较大范围降水过程

 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介绍,“端午”假日期间(5月31日至6月2日),北方大部地区总体适宜旅游出行。其中,华北、东北中南部、黄淮东部、西北地区东北部及内蒙古中东部、新疆大部等地旅游出行适宜度气象等级将达到“最适宜”或“适宜”等级,且环境气候舒适度等级可达到“较舒适”以上,适合出行及户外露营等旅游活动。

  他提醒,上述部分地区中午时段紫外线较强,公众户外活动时需适当采取防护措施,预防晒黑晒伤,同时关注临近天气预报,做好旅游出行日程安排。

  此外,张恒德表示,预计“端午”假日期间,中东部地区将有一次较大范围降水过程,湖北东部、江南、广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、河南西南部、安徽中部、贵州、云南东部和西部等地相继会出现较强降雨,旅游出行气象风险等级较高。

  他建议,公众出行时要密切关注临近天气预报,提前做好相关旅游出行日程安排和必要防范措施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,山区降雨易引发地质灾害,出行前要确认景区开放状态,切勿进入未开发或预警区域;徒步人员应尽量远离陡峭山坡与河道,若遇突发状况需及时求助。涉水游玩人员要尽量避免进入陌生水域,强降雨天气后不要进行漂流、游泳;乘船人员需检查救生设备,遵守安全规定,遇强对流天气须立即避险。

  “河北南部、山东北部、河南西部、广西、新疆盆地等地部分地区地区有2至3天日最高气温为32℃~34℃的晴热天气,其中广西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5℃~37℃。到上述地区游玩需关注高温天气对户外活动的不利影响,做好防晒补水工作,避免中暑。”张恒德说。

  6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

  北方旱区旱情将有所缓和

 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,预计6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,其中东北南部、华北东部、华东北部和南部、华中南部、华南、西南地区东南部、新疆北部、西藏等地偏高1℃~2℃。

  降水方面,内蒙古东部、东北地区北部、华东中南部、华中西北部、西南地区北部和西部局部、西北地区大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,其中黑龙江北部、安徽东南部、浙江大部、上海、江西东北部、青海大部等地偏多2~5成;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,其中东北南部、华北东部、华中南部、华南北部、新疆北部等地偏少2~5成。

  贾小龙提醒,根据6月气候趋势预测,华北东部、华东南部、华中南部、华南、西南地区东南部等地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风险较高,需关注对人体健康及能源保障的不利影响。西南地区北部和西部、西北地区中南部、华东中南部等地降水明显偏多,存在阶段性强降水引发地质灾害及城乡暴雨积涝的风险。建议加强隐患点巡查排查,交通运输、电力供应、通讯保障等方面做好防范应对措施。

  此外,据他介绍,预计5月29日夜间到6月1日白天,甘肃南部、陕西大部、河南中南部等旱区将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,以小到中雨为主,其中陕西南部,河南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。6月北方旱区降水增多,旱情将会有所缓和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——热烈祝贺全国两会胜利闭幕

体验活动中,台胞们或试穿传统服饰,或席地而坐跟随老师学习宋代点茶。台青吴同学告诉记者,最近一段时间,宋代点茶、围炉煮茶等茶文化现象在大陆陆续走红,这股流行之风也吹到了台湾,成为岛内青年喜爱的社交方式。在大陆“打卡”各地特色的新茶饮,也成了台青游览大陆时的热门项目。这次有机会亲身体验电视剧上看到的宋代点茶,惊喜满满。

中国新闻社参评第34届中国新闻奖体育新闻作品初评公示

中国国家体育总局举重摔跤柔道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刘成亮表示,这次赛事旨在实现中国与中亚国家摔跤项目的互利共赢。同时,赓续传统友谊、深化文明互鉴也是本次活动的核心,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中国的民族传统跤和丰富多元的摔跤文化。

薛澜:如何给人工智能“装刹车”?

此次短视频大赛专门设立征集投稿系统(https://actshow.chinanews.com/lmvideo2024/user/login),参赛选手可登录系统提交原创作品。大赛将于2024年9月底结束征集。主办方将评选出获奖作品,并予以奖励。

山东俄语开放教育中心在济南成立

三天内登陆两个台风 上海迎来暴雨

央广网上海11月2日消息(记者冯丽)从“只进一扇门”到“一次不用跑”,从“不见面审批”到“免申即享”,从“城市运行突发事件提前预警”到“一屏观天下、一网管全城”……近些年,随着上海政务服务“一网通办”、城市运行“一网统管”改革的纵深推进,市民企业越发感到:在上海办事“像网购一样便捷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